品牌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品牌建设>>科创评论

郑大科创评论 || 关于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十大洞察(上)

浏览量 : 1414次 发布时间:2023-04-29

图片

文丨付金

我们正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人工智能、大数据、5G、纳米和生物技术、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和量子计算领域的突破,已经并将继续对全球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平衡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并进而深刻影响全球治理格局和地缘政治——这种变局将是全方位的、不可避免的大趋势,我们唯有以变应变,才能适应新形势,实现新突破。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2023年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第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压力影响仍较为突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3年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在日趋严峻复杂的国际局势中,科技创新已不仅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如今,我们尤其需要深刻研判国内外科技创新趋势,立足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实际,把握全球创新活动进入新的密集期的时间窗口,抓住技术革新带来产业迭代加速的历史性机遇,将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底层逻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造福人民。

基于系统梳理和认真分析,我们对当前全球、中国以及区域的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做出如下十大洞察:

洞察一:科研组织方式和科创管理体系正经历新的变革
创新驱动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变革,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近年来,围绕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正在进一步走深走实。

图片

在组织方式上,举国体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纳,国家主导科技工作、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的趋势更为明显。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后,大多数国家开始愈发强调追求系统性创新,注重在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构建协同推进的创新网络,认为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应该更有所作为,政府要在指导创新以满足公众最迫切的需求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在管理方式上,都将更加高效和活力的组织体系构建作为追求,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发生历史性的改变。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其主动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互联互通,无疑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重要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政府的服务也不可或缺。协同创新需要革新体制机制,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转型打破种种壁垒,畅通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通道。

在此背景下,政府的职能正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改变,服务对象包括产学研用、大中小微等各类创新主体、创新全链条前后端,开始更加注重优化政策供给和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并且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制度与机制,例如设置科创板、新三板、创业所等更为普适的创新激励机制,使全社会的创新主动性得到更好发挥。

洞察二: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从当下全球科技创新的情势来看,有一大批世界级科技创新型大企业,例如特斯拉、谷歌、华为等,已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领导者、主力军。今年2月公开的中国创新调查制度监测评价显示,中国研发人员总数中,企业人员占比75%;企业R&D经费不断增加,占全社会R&D经费比重达到76.9%。中国政府也明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创新不问出身,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一视同仁,将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抬升到新的高度。

图片

在我们看来,以企业特别是领军企业、龙头企业为核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共建创新联合体正成为主流。具备强大的开放式创新和持续创新的能力、组织创新文化氛围浓厚、能够高效地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强、创新成果具有强大的辐射效应的企业,是现在与未来创新的主力,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者。

而且,企业不仅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等方面继续保持主体地位,也将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发挥更大、更直接的作用。科技创新不仅需要孜孜不倦的研究,更需要研究者有优异的产业预见力和创新预见力,企业的出卷人身份,可以更好的引导问题导向的技术实践,重点解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问题,使关键技术从全链条的创新实践中获得应有的赋能,并带动相关基础研究回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轨道上来。企业不仅是研发投入的主体,也可以是并应该是更多创新项目和创新活动的组织主体,在项目形成、投入、组织、落地、评价等全流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洞察三:人工智能进入新的时代,产业化迎来一波新高潮

2023年初,以ChatGPT为代表的一系列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内容)应用和产品刷爆网络,业界也普遍认为,AIGC代表着AI技术从理解世界到创造世界的跃迁,其底层技术和产业生态已经形成了新的格局,正推动人工智能迎来下一个时代。

在新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正成为一种全新的、重要的生产力,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经济体而言,都需要对这一人工智能新时代保持足够的敏感和关注,并致力于引领这一新时代的发展,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关键技术创新到多元场景应用等,进行全面布局。

图片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表明,其每一轮发展都会遇到算法、算力、数据等方面理论难关和技术瓶颈的制约,底层技术将在相当长时间内缓慢前进,导致商业应用难以落地。在我们看来,虽然仍受技术极限的制约,此轮人工智能浪潮在商业潜力方面或许将迎来一波高潮,并带动更多的资源投入,凭借本身强大的理解和生成能力,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领域将更广泛和更深入,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领域将被持续深入探索,无数的潜在商业应用场景被激发,快速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从而开启一系列产业化应用的市场风口。

洞察四:基础研究及相关的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正迎来新一轮热潮

世界已经进入到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大科学”新阶段,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创新竞争使各国更加重视作为创新源头的基础科学研究。

比如,从研发经费投入方面来看,全球主要国家的研发强度逐年创新高,且增长力度强劲,尤其是在基础研发领域的投入。中国2022年的研发经费投入达30870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从总量上看,中国的研发投入经费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美国众议院科学委员会计划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未来五年翻一番;欧盟计划10年内向人脑计划、石墨烯、量子技术3大未来新兴技术旗舰项目分别投入10亿欧元,这是其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基础研究项目;韩国计划5年内投资20亿美元重点支持核心技术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

不过,在我们看来,基础研究投入是一种“长线投资”和“战略投资”,研究经费不应也不能只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未来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参与将成为一个显著的趋势。例如,通过税收优惠等制度和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设立科学基金、加大科学捐赠等多元方式投入,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联合基金资助效能。一个政府、高校、企业、非营利组织、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组成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将更加健全。

图片

另外,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是解决重大基础研究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支撑,围绕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等领域的重大科学装置和重要科技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也正在迎来新一轮热潮,这些重大科学装置和重要科技基础设施的布局,将直接影响地方和城市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并对地方和城市的科技创新生态构建产生深刻影响。

洞察五:建设全球、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区域和城市的战略诉求

科技创新中心是世界创新资源的集聚中心和创新活动的控制中心。近年来,积极谋划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日益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挑战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是一种集中创新策略,它需要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创新平台的多维度融合的协同创新。在新形势下,探索并实践能级更高的生态型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关键。这就需要有具备强大学科建设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功能创新平台作为核心,并与产业链进行深度融合,还要充分发挥创新政策优势,构建高效的资金支持体系。

我国已经明确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同定位的科技创新中心,并明确提出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在我们看来,除了北京、上海、合肥等创新资源集聚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城市以外,其他城市要想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提升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支撑性作用,需要构建起自己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围绕本地优势的新兴产业的全产业链或细分领域展开,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和城市的竞争力,形成不同区域差异化的竞争新优势,从而实现“换道领跑”。